LLM 的發展一日千里,從最初僅能拼湊零碎的程式碼片段,到如今已能從無到有,直接生成一個功能完整的專案。
當程式碼的「生產」任務逐漸轉移給 AI,工程師的核心價值從撰寫轉向 Review 與指導。在這樣的轉變下,我認為一個關鍵的差異化能力是——品味
這不僅僅是產品的品味,更包含技術選型的品味、架構設計的品味,甚至是團隊招募的品味。
品味到底是什麼?
我認為品味必須經過以下幾個階段:
最終,這一切會在你心中形成一套價值判斷的標準與決策直覺。面對問題時,你能快速地感受到「好」與「壞」,並說出背後的理由。當然,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有很多失效的經驗,知行合一永遠是不變的法則。
很多人說 AI 能夠取代軟體工程師,包含我自己也常常想,或許目前的瓶頸只是在於算力的限制而已。
然而經過幾個月的深入思考,我發現在當前的 LLM 架構下,即使 AI 產出的程式碼已達「可用」的標準,離優秀仍有相當的距離。
透過 AI 建立產品的過程很難一次到位,中間勢必經過多次的迭代與調整。在這個協作過程中,以下幾個環節的品質,完全取決於工程師的品味:
這些問題的答案,都無法從 AI 那裡直接獲得。它需要一位具備經驗的開發者,在無數次的「輸入、累積、嘗試、內化」後才能做出的決策。
另一點則是能力的型態轉變。開發者成功的路徑往往是遵循「一萬小時定律」,專精於單一技能並做到極致。如今,在 LLM 的輔助下,獲取知識的門檻大幅降低,許多人都能在短時間內跨領域學習並上手。基礎固然重要,但必須要搭配更宏觀的視野與跨領域整合的能力。
怎麼感覺 LLM 越強大家反而變得更忙了🤔